廞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許今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虛金切,𡘋音歆。
《說文》:陳輿服於庭也。
《周禮・天官・司裘》:廞裘飾皮車。
例又,《爾雅・釋言》:興也。
《周禮・春官》:笙師廞其樂器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祛音切,音欽。
《廣韻》:許錦切;《集韻》:羲錦切,𡘋歆上聲──義𡘋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牛錦切,音僸──義同。又,怒貌。揚子《太𤣥經》:虎虓振廞。
例又,淤塞也。
《唐書・薛大鼎傳》:滄州無棣渠久廞塞,大鼎浚治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丘銜切,音嵌──嶔廞,山險也。
例又,與嵌通。
《集韻》:嵌,亦作廞。
注解
〔廞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广部。
〔廞〕字拼音是xī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廞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廞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