弟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:徒禮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待禮切,𡘋第上聲。
《說文》:朿韋之次第也。
《釋名》:弟,第也,相次第而上也。
《廣韻》:今爲兄弟字。
《爾雅・釋親》:男子先生爲兄,後生爲弟。
《書・君陳》:惟孝友于兄弟。
例又,與悌通。
《廣雅》:弟,順也,言順於兄。
《禮・曲禮》:僚友稱其弟也。
例又,易也。
《廣韻》:愷悌,一作豈弟。
《詩・齊風》:齊子豈弟。〔傳〕豈,樂也;弟,易也。
音又,《廣韻》:特計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大計切,𡘋音第──義同。
〇〔按〕《集韻》以兄弟豈弟之弟爲上聲,孝弟之弟爲去聲,據《廣韻》薺霽二韻,弟俱訓兄弟,霽韻悌訓孝悌,又上聲。宋《禮部韻》悌訓愷悌,上去二聲通押。則兄弟豈弟孝弟,俱可通用上去二聲也。
注解
〔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弓部。
〔弟〕字拼音是dì,tì,tuí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弟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弟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