徯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:胡雞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弦雞切,𡘋音奚。
《爾雅・釋詁》:待也。
《廣韻》:有所望也。
《書・仲虺之誥》:徯予后。
《玉篇》或作𥪦。
例又,鳧徯,鳥名。
《山海經》:鹿臺之山有鳥,名曰鳧徯。
例又,揚子《方言》:徯醯,危也。東齊槣物而危謂之徯醯。
音又,《廣韻》:胡禮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戸禮切,𡘋奚上聲──亦待也。
例又,與蹊通。
《禮・月令》:塞徯徑。〔疏〕徯徑,細小狹路也。
《前漢・貨殖傳》:矰弋不施於徯隧。
注解
〔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彳部。
〔徯〕字拼音是xī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徯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徯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