悾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苦紅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枯公切,𡘋音空──誠也、慤也。任昉〈勸進箋〉:實有愚誠,不任悾款。
例又,悾悾,無知貌。
《論語》:悾悾而不信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枯江切,音腔。朱子〈游臥龍〉詩:訪我深㵎㡳,晤言絕紛哤;城南且细說,慰我心悾悾。又,《集韻》:苦動切,音孔──悾惚,倏不得志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苦貢切,音控──義同。
注解
〔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悾〕字拼音是kōng,kǒ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悾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悾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