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直之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澄之切,𡘋音治。
《說文》:握也。
《廣韻》:執也。
《詩・大雅・鳧鷖序》:持盈守成。〔疏〕執而不釋謂之持,是手執之也。
《禮・射義》:持弓矢審固。
《史記・秦始皇紀》:大吏持祿取容。
例又,把持也。
《史記・酷吏傳》:寧成爲任俠,持吏長短。
例又,軍持,汲水具,梵語也,猶華言缾。陸游詩:遊山雙不借,取水一軍持。〔註〕不借,草履名。
音又,《正韻》:𨻰知切,音馳──義同。
音又,叶𨻰如切,音除。〈古隴西行〉:淸白各異尊,酒上玉華疏;酌酒持與客,客言主人持。
注解
〔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持〕字拼音是chí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持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持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