撆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芳滅切;《集韻》:匹滅切,𡘋音潎。
《說文》:別也。一曰擊也。
音又,《唐韻》:普蔑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匹蔑切,𡘋音瞥,讀若片入聲──小擊也。又,略也、引也、拂也。蔡邕〈篆勢〉:揚波振撆。
音又,《集韻》或作蔽。
《史記・荆軻傳》:跪而弊席。亦作撇。
音又,《正韻》:必弊切,音閉──義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蒲結切,音蹩,讀若敝入聲──拭也。
注解
〔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撆〕字拼音是piē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撆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撆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