撮

复制

cuō ㄘㄨㄛ zuǒ ㄗㄨㄛˇ

手部

共16画
康熙字典

手部

16画

U+64AE

撮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088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456頁,第18

標點整理本: 第404頁,第1

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倉括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麤括切,𡘋𥨥入聲。
說文》:四圭也。一曰兩指撮也。
玉篇》:三指取也。
釋名》:撮,卒也,謂暫卒取之也。
增韻》:蹙聚而捎取之也。
禮・中庸》:今夫地一撮土之多。
前漢・律歷志》:量多少者,不失圭撮。〔註〕四圭曰撮,三指撮之也,六十四黍爲圭。又,〈司馬遷傳〉:撮名法之要。〔註〕撮,摠取也。

又,《詩・小雅》:臺笠緇撮。〔傳〕緇布冠也。〔疏〕小撮持其髻而已,制小故言撮──音七活反。

又,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子括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宗括切,𡘋鑽入聲──挽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祖外切,音最。
莊子・人閒世》:支離疏者,會撮指天。〔註〕頂椎也。會音活,向秀讀。

又,祖官切,音鑽──乗載器也。
尸子》:行險以撮。

又,租悅切,音蕝──義同。

又,初買切,釵上聲──亦指取物也。一曰搦也。

本从曰、从取。

注解

〔撮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撮〕字拼音是cuō,zuǒ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

撮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撮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