擊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古歷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吉歷切,𡘋音激。
《說文》:攴也。〔徐曰〕撲也。
《廣韻》:打也。
《增韻》:扣也。
《易・蒙卦》:擊蒙。〔註〕擊去童蒙,以發其昧。
《史記・叔孫通傳》:拔劒擊柱。又,〈酷吏傳〉:義縱以鷹擊毛摯爲治。
例又,攻殺也。〈楚語〉:刲羊擊豕。〔註〕擊,殺也。
《前漢・高帝紀》:急擊之勿失。
例又,觸也。
《莊子・田子方》:目擊而道存矣。或作撽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𠛬敵切,音檄──與覡同,男巫也。
《荀子・王制篇》:知其吉凶妖祥,傴巫跛擊之事也。〔註〕擊讀爲覡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吉詣切,音訃──人名。春秋,晉有屠擊。
注解
〔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擊〕字拼音是jī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擊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擊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