旁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:步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蒲光切,𡘋音螃──㫄,隷作旁。
《博雅》:旁,大也、廣也。
《釋名》:在邊曰旁。
《玉篇》:猶側也,非一方也。
《易・乾卦》:旁通情也。
《書・太甲》:旁求俊彥。
《爾雅・釋宮》:二達謂之岐旁。〔註〕岐旁,岐道旁出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晡橫切,音𦅈──騯騯,馬盛貌。或省作旁。
《詩・鄭風》:駟介旁旁。〔疏〕〈北山〉傳云:旁旁然不得已,則此言旁旁亦爲不得已之義。〔朱傳〕旁旁,馳驅不息之貌──音崩,叶補岡反。
音又,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蒲浪切,音傍。
《前漢・霍光傳》:使者旁午。〔註〕如淳曰:旁午,分布也。師古曰:一縱一模爲旁午,猶言交橫也。
例又,《莊子・齊物論》:旁日月。〔註〕依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鋪郎切,音滂──旁礴,混同「也」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蒲庚切,音彭──旁勃,白蒿也,兔食之,壽八百歲。
注解
〔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方部。
〔旁〕字拼音是páng,bà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旁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旁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