杓

复制

biāo ㄅㄧㄠ sháo ㄕㄠˊ

木部

共7画
康熙字典

木部

7画

U+6753

杓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木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224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511頁,第19

標點整理本: 第457頁,第17

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甫遙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𤰞遙切,𡘋音標。
說文》:斗柄也。
前漢・天文志》:一至四爲魁,五至七爲杓。〈律志〉:玉衡杓建,天之綱也。

又,引也。
淮南子・道應訓》:孔子勁杓國門之關,而不以力聞。

又,繫也。
淮南子・兵略訓》:凌人者勝,待人者敗,爲人杓者死。

又,《集韻》:丁歷切,音嫡──標的也。
莊子・庚桑楚》:我其杓之人耶。

又,《集韻》:多嘯切,音弔──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皮招切,音漂──亦斗柄也。

又,《說文》、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:市若切;《韻會》:是若切,𡘋音勺。徐鉉曰:以爲桮杓之杓,所以抒挹也。
史記・項羽傳》:沛公不勝桮杓。
正韻》作裳灼切,誤。

又,《唐韻》:丁了切,貂上聲。
史記・天官書》:杓雲如繩。〔索隱〕時酌切。

又,《篇海》:職略切,音勺──橫木橋。

注解

〔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杓〕字拼音是biāo,shá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

杓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杓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