柲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兵媚切,音祕──柲,攢也。
《廣韻》:戟柄。
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戈柲六尺有六寸。
《左傳・昭七年》:君王命剝圭以爲鏚柲。
例又,檠也。
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弓檠曰柲。
《詩・秦風》「竹閉緄縢」作閉。
例又,《廣雅》:丘上有木曰柲丘。
音又,《唐韻》:𤰞吉切,音必。又,《集韻》:薄必切;《正韻》:薄密切,𡘋音弼──義𡘋同。或作鉍。
音又,毗必切,音邲──偶也。
音又,《廣韻》:鄙密切,音筆──柄也。
音又,《廣韻》:蒲結切,音蹩──支柄。
注解
〔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柲〕字拼音是bì,bié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柲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柲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