槐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戸乖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乎乖切,𡘋音懷。
《說文》:木也。
《周禮・秋官》:面三槐三公位焉。〔註〕槐之言懷也,懷來遠人於此,欲與之謀。
《爾雅・釋木》:櫰槐,大葉而黑。守宮槐,葉晝聶宵炕。
《藝文類聚》:槐,季春五日而兔目,十日而䑕耳;更旬而始規,二旬而葉成。
例又,《春秋說題辭》:槐者,虛星之精。
例又,《周禮・夏官》司爟。〔註〕秋取槐檀之火。
例又,槐里,地名。
《前漢・地理志》:屬右扶風。
例又,水名。
《山海經》:敦與之山,槐水出焉。
例又,孟槐,獸名。
《山海經》:譙明之山有獸,狀如貆,赤毫,曰孟槐。
例又,姓。
《統譜》:望出廣漢,唐槐承榮、槐公儉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胡隈切;《正韻》:胡瑰切,𡘋音回。
《說文》:守宮也。
《春秋元命苞》:樹槐,聽訟其下。〔註〕槐之言歸也,情見歸實也。
例又,《韻會》:桃槐,西域國名。又,琅槐,千乘郡縣名。
注解
〔槐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槐〕字拼音是huái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槐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槐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