樠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莫昆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謨奔切;《韻會》:謨昆切,𡘋音門。
《說文》:松心木。
《前漢・西域傳》:烏孫國,山多松樠。
例又,脂出貌。
《莊子・人閒世》:以爲門戸則液樠。司馬彪:〔註〕津液暗出,樠樠然也。
例又,國名。
《呂覽・求人篇》:南至交趾孫樸續樠之國。
例又,山名。
《淮南子・地形篇》:泥塗淵出樠山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謨元切,音璊。又,《廣韻》:母官切;《類篇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謨官切,𡘋音瞞──義𡘋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里黨切,音朗。
《左傳・莊四年》:楚王卒于樠木之下。〔正義〕木有榆者,俗呼爲樃榆,蓋爲樠也。
注解
〔樠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樠〕字拼音是má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樠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樠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