檀

复制

tán ㄊㄢˊ

木部

共17画
康熙字典

木部

17画

U+6A80

檀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木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323頁,第25

同文書局本: 第555頁,第39

標點整理本: 第502頁,第17

唐韻》:徒干切;《集韻》:唐干切;《正韻》:唐闌切,𡘋音壇。
說文》:木也。
詩・小雅》:爰有樹檀。〔註〕善木。〈鄭風〉:無折我樹檀。〔註〕强韌之木。
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中車輻。

又,《本草》:紫檀白檀。
綱目》:總謂之旃檀。

又,州名。
前漢・地理志》:白檀縣,屬漁陽郡,唐置檀州。

又,姓。
統譜》:齊公族有食瑕丘檀城,因以爲氏。

又,《集韻》:時戰切,音善──人名。春秋饔人檀。

注解

〔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檀〕字拼音是tá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

檀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檀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