浚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私閏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須閏切,𡘋音峻。
《說文》:抒也。〔徐曰〕抒取出之也。
《左傳・襄二十四年》:浚我以生。〔註〕言取我財以自生也。
例又,深也。
《春秋・莊九年》:冬浚洙。
例又,揚子《方言》:稟浚,敬也;秦晉閒曰稟,齊曰敬。
例又,須也。
《書・大禹謨》:夙夜浚明有家。〔傳〕言早夜思之,須明行之也。馬融云:大也。
例又,水名,在衞。
《詩地理攷》:浚水出浚儀,東逕邶地入濟。
例又,邑名。
《詩・邶風》:在浚之下。〔傳〕浚,衞邑。
音又,《集韻》:祖峻切,音俊──浚稽,山名,在武威北。
音又,《字彙補》:七均切──與踆通,伏也。劉歆〈遂初賦〉:鳥脇翼之浚浚。
例與𣽊、濬通。
注解
〔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浚〕字拼音是jùn,xù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浚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浚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