渝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羊朱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容朱切,𡘋音兪。
《說文》:變汙也。
《爾雅・釋言》:渝,變也。
《詩・鄭風》:舍命不渝。
例又,水名。
《說文》:渝水,在遼西臨渝,東出塞。
例又,水名。
《水經注》:宕渠郡,蓋古賨國,今賨城縣有渝水。
例又,州名。
《廣韻》:本巴國,漢爲巴郡之江州縣,梁於巴郡置楚州,隋攺爲渝州。
《廣輿記》:今爲重慶府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兪戍切,音裕──義同。
音又,大透切,音豆──水名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夷周切,音由。
《詩・鄭風》:羔裘如濡,洵直且侯;彼其之子,舍命不渝。
注解
〔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渝〕字拼音是yú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渝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渝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