溝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古侯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居侯切,𡘋音鉤。
《說文》:水瀆,廣四尺,深四尺。
《釋名》:田閒之水曰溝。溝,搆也,縱橫相交搆也。
《周禮・地官》:遂人十夫有溝。
例又,《爾雅・釋水》:水注谷曰溝。
例又,溝池,城塹也。
《禮・禮運》:城郭溝池以爲固。
例又,汗溝,馬中脊也。
《齊民要術》:相馬法,汗溝欲其深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古項切,音講──與港同,水分流也。詳港字註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斤於切,音居。焦氏《易林》:馬驚破車,王孫墜溝,身死魂去,離其室廬。
注解
〔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溝〕字拼音是gōu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溝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溝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