潼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徒紅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徒東切,𡘋音同──水名。
《說文》:水,出廣漢梓潼北界。
例又,水名。
《水經注》:潼水,出江夏郡之曲陵縣西北潼山。
例又,水名。潘岳〈西征賦〉:愬黃卷以濟潼。〔註〕潼水,在華隂縣界。
例又,海名。王子年《拾遺記》:北極之外,有潼海之水。
例又,潼潼,高貌。宋玉〈高唐賦〉:沫潼潼而高厲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他東切,音通──義同。
音又,《廣韻》:尺容切;《集韻》:昌容切,𡘋音衝──義同。一曰水壞道。
例又,潼容,車裳也。見《周禮・巾車》註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𡘋諸容切,音鍾──溼貌。
注解
〔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潼〕字拼音是tó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潼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潼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