熏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許云切,音薰。
《說文》本作𡼡,《玉篇》本作𡼡。
《類篇》:隷作熏。
《說文》:火煙上出也。从屮、从黑。屮,黑熏象也。
《玉篇》:熱也。
《廣韻》:火氣盛貌。同「燻」。
《詩・豳風》:穹窒熏䑕。又,〈大雅〉:憂心如熏。〔傳〕熏,灼也。〔釋文〕熏,本又作燻。
《周禮・秋官・翦氏》:以莽草熏之。
例又,《詩・大雅》:公尸來止熏熏。〔傳〕熏熏,和悅也。〔箋〕熏熏,坐不安之貌。〔釋文〕熏,《說文》作醺,醉也。
例又,蔡邕〈釋誨〉:下獲熏胥之辜。〔註〕謂相熏烝得罪也。
例又,《呂氏春秋》:東南曰熏風。
例又,《後漢・趙壹傳》:陟遂與言談至熏夕,極歡而去。
例又,通作薰。
《易・艮卦》:厲薰心。
《後漢・馬廖傳》:聲薰天地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吁運切,音訓──灼也。
例又,與釁通。〈齊語〉:三釁三沐之。〔註〕釁,或爲熏。
音又,叶須緣切,音宣。
《黃庭經》:沐浴盛潔棄肥熏,入室東向誦《玉篇》。
例《正譌》:中从,與囱同;俗从田,誤。
注解
〔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火部。
〔熏〕字拼音是xūn,xù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熏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熏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