狄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徒歷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亭歷切,𡘋音敵。
《爾雅・釋地》:八狄。
《禮・王制》:北方曰狄。〈明堂位〉:五狄。
《周禮・職方氏》:六狄。
《書・仲虺之誥》:南面而征,北狄怨。
《春秋・莊三十二年》:狄伐郉。
《榖梁傳・莊十年》:荆者,楚也。何爲謂之荆,狄之也。
例又,下士。
《書・顧命》:狄設黼扆綴衣。〔傳〕狄,下士。
《禮・祭統》:狄者,樂吏之賤者也。
例又,鹿名。
《爾雅・釋獸》:絕有力狄。〔疏〕絕異壯大有力者名狄也。
例又,地名。
《史記・陳涉世家》:周市北徇地至狄。〔註〕徐廣曰:今之臨濟。
例又,人名。
《史記・殷本紀》:殷契母曰𥳑狄。
例又,姓。
《左傳・襄十年》:狄虒彌大車之輪㊟。〔註〕狄虒彌,魯人。
《史記・張湯傳》:博士狄山。
《廣韻》:春秋時狄國之後。
例又,與翟通。
《禮・玉藻》:夫人揄狄。〔疏〕揄,讀如搖;狄,讀如翟──謂畫搖翟之雉于衣。又,〈樂記〉:干戚旄狄以舞之。〔疏〕狄,羽也。
《前漢・地理志》:羽畎夏狄。
例又,泉名,在洛陽。
《公羊傳・僖二十九年》:盟於狄泉。
〇〔按〕二《傳》作翟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他歷切,音惕。
《集韻》本作逖,遠也。
《詩・大雅》:舍爾介狄,維子胥忌。〔傳〕狄,遠也。
例又,《詩・魯頌》:桓桓于征,狄彼東南。〔箋〕狄,當爲剔;剔,治也。〔釋文〕《韓詩》云鬄,除也。
音又,《禮・樂記》:流辟、邪散、狄成、滌濫之音作。〔註〕狄、滌,往來疾貌。
例又,與易通。王充《論衡》狄牙之調味也,經史俱作易牙。
注解
〔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犬部。
〔狄〕字拼音是dí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狄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狄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