珵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:直貞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馳貞切,𡘋音呈。
《玉篇》:美玉也。埋六寸,光自輝。
《廣韻》:玉名。
《集韻》:佩玉也。珩謂之珵。一曰玉大六寸。
《相玉書》:大六寸,光自照。屈原〈離騷〉:覽察草木其猶未得兮,豈珵美之能當。〔註〕珵,美玉也──音呈。一曰佩珩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他頂切──與珽同,大圭長二尺。
《禮・玉藻》:天子搢珽。〔釋文〕珽,他頂反──本又作珵。
注解
〔珵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玉部。
〔珵〕字拼音是ché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珵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珵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