琥

复制

ㄏㄨˇ

玉部

共13画
康熙字典

玉部

13画

U+7425

琥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玉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755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734頁,第22

標點整理本: 第686頁,第13

唐韻》:呼古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火五切,𡘋音虎。
說文》:發兵瑞玉,爲虎文。
長箋》:漢銅虎符,全體中分,作漢篆;又,古玉虎符,扁體不全,形不㪉體,亦無字,故曰龍文,與瓏同「義」,當卽虎字加玉,轉註以別于銅符也。

又,玉器。
左傳・昭三十二年》:賜子家子雙琥。〔註〕琥,玉器。
禮・禮器》:琥璜爵。
周禮・春官》:以白琥禮西方。〔註〕爲虎形,虎猛,象秋聲。

又,《韻會》:琥珀松脂,入地所化。
易・乾卦》則各從其類也〔疏〕:異類相感者,若琥珀拾芥,皆冥理自然,不知其所以然也。
前漢・西域傳》作虎魄。詳前珀字註。

注解

〔琥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玉部

〔琥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

琥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琥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