畿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渠希切,音祈。
《說文》:天子千里地,以遠近言之,則曰畿。
《詩・周頌》:邦畿千里。〔傳〕畿,疆也。
《周禮・地官・小司徒》:九畿。〔疏〕王畿外仍有九畿,謂侯、甸、男、采、衞、要內六服,夷、鎭、藩外三服,四面皆有此九畿,相去各五百里。
《正字通》:古者王國千里曰王畿,自是以往每五百里爲一畿,通天下爲九畿,故因之約方千里爲一畿。
例又,門內曰畿。
《詩・衞風》:不遠伊邇,薄送我畿。〔傳〕畿,門內也。
例又,限也。
《增韻》:門限也。韓愈詩:白石爲門畿。
例又,或作圻。
《左傳・襄二十六年》:天子之地一圻。〔註〕封圻也。當作畿。
注解
〔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田部。
〔畿〕字拼音是jī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畿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畿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