疕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卑履切;《集韻》:補履切;《正韻》:補委切,𡘋音匕。
《說文》:頭瘍也。
《集韻》:一曰頭痛也。
《周禮・天官・醫師》:凡邦之有疾病者,疕瘍者造焉。〔註〕疕,頭瘍,亦謂禿也。
例又,《博雅》:疕,痂也。
《字彙補》:瘡上甲。
例又,人名。
《前漢・功臣表》:煇渠愼侯應疕。
音又,《廣韻》:匹鄙切;《集韻》:普鄙切,𡘋音噽。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普弭切,音庀。又,《集韻》:篇夷切,音批──義𡘋同。
注解
〔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疒部。
〔疕〕字拼音是bǐ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疕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疕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