癅

复制

liú ㄌㄧㄡˊ

疒部

共17画
康熙字典

疒部

17画

U+7645

癅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疒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868頁,第9

同文書局本: 第780頁,第30

標點整理本: 第735頁,第12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力求切,音畱。
說文》:腫也。
玉篇》:瘜肉也。
廣韻》:肉起疾。
釋名》:癅,流也,血流聚所生癅腫也。
正字通》:癅、肬二病似同實異,與肉偕生者爲肬,病而漸生者爲癅。
抱朴子・勗學卷》:粉黛至,則西施以加麗,而宿癅以藏𨢄。

又,《韻會》或作𦠝,通作旈。
公羊傳・襄十六年》:君若贅旈然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力救切,音溜──義同。

注解

〔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疒部

〔癅〕字拼音是liú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

癅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癅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