皓

复制

hào ㄏㄠˋ

白部

共12画
康熙字典

白部

12画

U+7693

皓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白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886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788頁,第14

標點整理本: 第744頁,第14

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胡老切;《集韻》:下老切,𡘋音昊。
爾雅・釋詁》:光也。
小爾雅》:白也。
博雅》:皓皓,明也。
詩・陳風》:月出皓兮。揚子〈淵騫篇〉:明星皓皓。

又,《集韻》:潔白也。
詩・唐風》:揚之水,白石皓皓。〔朱註〕又胡暴反,叶下鵠。鵠,音吿。

又,虛曠貌。
大戴禮》:常以皓皓,是以眉壽。

又,皓膠,水凍貌。
楚辭・大招》:霧雨淫淫,白皓膠只。

又,《廣韻》:顥,今作皓。
說文》:商山四顥,白首老人也。
史記・留侯世家》:四人從太子,鬚眉皓白。〔師古註〕所以謂之四皓。

又,通作昊。太皓,天也。
後漢・郎顗傳》:太皓悅和,靁聲乃發。
荀子・賦論篇》:皓天不復。〔註〕皓,同「昊」。

又,天皓,星名。
史記・天官書》:歲隂在丑,星居寅,以十二月與尾、箕辰出,曰天皓㊟。
前漢・天文志》作天昊。

又,與皞同。
楚辭・遠遊》:歷太皓以左轉。〔註〕卽太皞也。

又,《唐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古老切,音杲──皓皓,潔白精瑩貌。

又,姓。
吳越春秋》:句踐大夫皓進。

又,《集韻》:呼回切,音灰──髮皓落也。劉昌宗說。

玉篇》同「皜」。
集韻》或作皞暠䯫。
廣韻》:从日作晧。

注解

〔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白部

〔皓〕字拼音是hà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

皓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皓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