皵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七雀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七約切,𡘋音鵲──皮皴也。又,木皮甲錯也。
《爾雅・釋木》:大而皵楸,小而皵榎。〔疏〕樊光云:皵,豬皮也。謂樹皮粗也。鄒浩〈四柏賦〉:皮皴皵以龍驚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七迹切,音磧──義同。
例又,《廣韻》:皮細起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思積切,音昔。又,倉各切,音錯──義𡘋同。
例本作𥀟,通作𣛵。
注解
〔皵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皮部。
〔皵〕字拼音是què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皵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皵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