眣

复制

dié ㄉㄧㄝˊ ㄊㄧˋ

目部

共10画
康熙字典

目部

10画

U+7723

眣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目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926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805頁,第10

標點整理本: 第762頁,第9

唐韻》:丑栗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敕栗切,𡘋音抶。
說文》:目不正也。从目,失聲。〔徐曰〕其視散,若有所失也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徒結切;《正韻》:杜結切,𡘋音絰──義同。

又,《類篇》:目出貌。或作眰𥈖。

又,《廣韻》:陟鎋切,音哳──目露貌。

又,《集韻》:𥉈,古作眣。註詳十畫。
〇〔按〕眣與䀢別。
韻會》眣註存《說文》本訓,復載《增韻》以目通指曰眣,誤。
正韻》及《字彙》譌誤與《增韻》同。又,《類篇》眣或作䀵,音升基切,引《春秋傳》眣魯衞之使,亦誤。

注解

〔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目部

〔眣〕字拼音是dié,tì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

眣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眣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