睎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香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香依切,𡘋音希。
《說文》:望也。
《玉篇》:眄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東齊靑徐閒謂眄曰睎。班固〈西都賦〉:睎秦嶺。郭璞〈江賦〉:飛廉無以睎其蹤。
例又,慕也。揚子《法言》:睎驥之馬,亦驥之乘也;睎顏之人,亦顏之徒也。韓愈〈南山〉詩:蒼黃望遐睎,所矚纔左右。
例又,《韻會》:通作希。
《孝經・序》:希升堂者,必自開戸牖。〔疏〕希,望也。又,《前漢・董仲舒傳》:公孫弘希世用事。〔註〕希,觀相也。
例《字彙補》或作𥅹。亦作,非。
注解
〔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目部。
〔睎〕字拼音是xī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睎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睎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