瞻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職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之廉切,𡘋音詹。
《說文》:臨視也。
《韻會》:仰視曰瞻。
《詩・衞風》:瞻彼日月。
《禮・曲禮》:視瞻無回。
例又,官名。
《魏書・官氏志》有瞻人郎。
例又,國名。
《唐書・南蠻傳》:瞻博,或曰瞻婆,北距兢伽河。
例又,山水名。
《山海經》有瞻諸山。又,瞻水,出婁涿山,東流注於洛。
例又,姓。
《正字通》:元有瞻思,通經學。
例又,通作詹。
《史記・周本紀》:顧詹有河。
音又,《集韻》:章豔切,詹去聲──視也。
音又,叶側姜切,音章。
《詩・大雅》:維此惠君,民入所瞻;秉心宣猶,考愼其相。相平聲。
音又,叶側銜切,斬平聲。
《詩・小雅》:節彼南山,維石巖巖;赫赫師尹,民具爾瞻。
注解
〔瞻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目部。
〔瞻〕字拼音是zhā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瞻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瞻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