禰

复制

ㄇㄧˊ

示部

共19画
康熙字典

示部

19画

U+79B0

禰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示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027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847頁,第15

標點整理本: 第807頁,第26

廣韻》:奴禮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乃禮切;《正韻》:乃里切,𡘋音瀰。
說文》:親廟也。
增韻》:父廟曰禰。
公羊傳・隱元年》秋七月〔註〕:生稱父,死稱考,入廟稱禰。〔疏〕禰字示旁爾,言雖可入廟是神示,猶自最近於己,故曰禰。

又,行主亦曰禰。
禮・文王世子》:其在軍則守於公禰。〔註〕公禰,行主也;行以遷主言禰,在外親也。

又,地名。
詩・邶風》:飮餞于禰。

又,姓。魏禰衡。
〇〔按〕公禰註疏,讀如字,不必依陳澔讀作祧。
字彙》乃據此入蕭韻,非也。

注解

〔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示部

〔禰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

禰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禰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