禿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他谷切,通入聲。
《說文》:無髮也。从人,上象禾粟之形,取其聲。王育說:倉頡出,見禿人伏禾中,因以制字,未知其審。又,徐鍇曰:言禿人髮不纖長若禾稼也。
《榖梁傳・成元年》:季孫行父禿,聘于齊,齊使禿者御之。
《史記・灌夫傳》:與長孺共一老禿翁。
例又,凡物落盡皆曰禿。
《後漢・張衡傳》:蘇武以禿節效貞。又,〈孔融傳〉:禿巾微行。〔註〕謂不加幘。又,杜甫詩:漱壑松柏禿。
例又,姓。祝融後八姓,禿居一。出《國語》。又,複姓。南凉主禿髮烏孤。
例又,與鵚同。禿鶖,鳥名。
注解
〔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禾部。
〔禿〕字拼音是tū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禿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禿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