笙

复制

shēng ㄕㄥ

竹部

共11画
康熙字典

竹部

11画

U+7B19

笙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竹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102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879頁,第29

標點整理本: 第839頁,第26

唐韻》、《廣韻》:所庚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師庚切,𡘋音生。
廣韻》:樂器也。
世本》:隨作笙。一曰女媧作。
說文》:笙十三簧,象鳳之身也。正月之音,物生,故謂之笙。
釋名》:笙,生也,象物貫地而生也。以瓠爲之,十三管,宮管在左方。
白虎通》:笙之爲言施也、牙也──萬物始施而牙,太簇之氣也。
爾雅・釋樂》:大笙謂之巢,小者謂之和。〔註〕大者,十九簧;和,十三簧者。
前漢・律歷志》:匏曰笙。〔註〕匏,瓠也──列管瓠中,施簧管端。
書・益稷謨》:笙鏞以閒。
詩・小雅》:笙磬同「音」。
周禮・春官》:笙師掌敎歙竽、笙。

又,細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笙,細也。自關而西,秦晉之閒,凡細貌謂之笙。
廣雅》:笙,小也。

又,地名。
左傳・宣十八年》:歸父還自晉至笙。〔註〕笙,魯境。

又,簟名。揚子《方言》:簟謂之笙。左思〈吳都賦〉:桃笙象簟,韜于筒中。

又,叶師莊切。
詩・小雅》「鼓瑟吹笙」,叶下將行,行音杭。

又,《字彙補》:疏臻切,音莘。
史記・齊世家》:遂殺子糾于笙瀆。
索隱》曰:鄒誕生本作莘讀,莘、笙聲相近。㊟

注解

〔笙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竹部

〔笙〕字拼音是shē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

笙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笙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