筑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張六切;《正韻》:之六切,𡘋音竹。
《說文》:筑,以竹曲爲五絃之樂也。
《釋名》:筑,以竹鼓之,筑柲之也。
《風俗通》:狀如瑟而大,頭安絃,以竹擊之,故名曰筑。顏師古曰:筑形似瑟而小,細項。
《廣韻》:筑似箏而十三絃。
《史記・荆軻傳》:高漸離擊筑,荆軻和而歌於市中。
例又,《爾雅・釋言》:筑,拾也。〔註〕謂拾掇。〔疏〕金縢云:凡大木所偃,盡起而筑之。馬融云:起其木,指其禾。
音又,《廣韻》:直六切;《集韻》:佇六切,𡘋音逐。
《前漢・地理志》:南陽郡有筑陽縣。〔註〕筑,音逐。
《水經注》:沔水南過筑陽縣東,筑水出自房陵東,過其縣。
例《集韻》或作。
注解
〔筑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竹部。
〔筑〕字拼音是zhù,zhú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筑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筑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