簠

复制

ㄈㄨˇ

竹部

共18画
康熙字典

竹部

18画

U+7C20

簠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竹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146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899頁,第9

標點整理本: 第859頁,第22

集韻》:匪父切;《正韻》:斐古切,𡘋音甫。
說文》:黍稷圜器也。
廣韻》:簠簋,祭器。
詩・秦風》〔傳〕:外方內圓曰簠,用貯稻粱,容一斗二升。
論語》〔註〕:周曰簠簋,宗廟盛黍稷之器。
儀禮・聘禮》:兩簠繼之,粱在北。

又,《廣韻》:甫無切;《集韻》:風無切;《正韻》:芳無切,𡘋音膚──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蓬逋切,音蒲──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芳遇切;《正韻》:芳故切,𡘋音赴──義同。

注解

〔簠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竹部

〔簠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

簠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簠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