繂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:呂卹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劣戌切,𡘋音律。
《爾雅・釋水》:紼繂也。〔註〕孫炎曰:繂,大索也。李巡曰:繂,竹爲索,所以維持舟者。
例又,《釋名》:懸下壙曰繂。繂,將也,徐徐將下之也。
《禮・檀弓》公室視豐𥓓〔註〕:豐𥓓,斲大木爲之,形如石𥓓,於槨前後四角樹之,穿中於閒爲鹿盧,下棺以繂繞。〔疏〕以繂繞者,繂卽紼也,以紼之一頭繫棺緘,以一頭繫鹿盧。
例又,張衡〈東京賦〉:藻繂鞶厲。〔註〕繂以韋爲之,所以藉玉。
音又,《廣韻》:所律切,音率──義同。亦作𦆽。
注解
〔繂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繂〕字拼音是lǜ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繂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繂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