翁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烏紅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烏公切,𡘋音螉。
《說文》:頸毛也。
《玉篇》:鳥頸下毛。
《前漢・禮樂志》:赤鴈集,六紛員;殊翁雜,五采文。〔註〕孟康曰:翁,鴈頸。
例又,《玉篇》:飛貌。
例又,《廣雅》:翁,父也。
《史記・項羽紀》:吾翁卽若翁。
例又,《玉篇》:老稱。
《史記・灌將軍傳》:與長孺共一老禿翁。〔註〕年老頭禿也。
例又,姓。
《前漢・貨殖傳》:翁伯以脂而傾縣邑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鄔孔切,音𦞡。
《周禮・天官・酒正》〔註〕:盎,猶翁也。成而翁翁然,蔥白色,如今酇白矣。〔釋文〕翁,音嗚動反,一音於勇反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烏光切。〈道藏歌〉:霄駢縱橫舞,紫蓋託朱方;風塵有憂哀,隕我白鬢翁。
例又,《玉篇》或作𩔚。
注解
〔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羽部。
〔翁〕字拼音是wē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翁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翁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