胈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蒲撥切,音跋。
《廣韻》:股上小毛也。
《韻會》:膚毳皮。
《前漢・司馬相如傳》:躬傶骿胝無胈。〔註〕胈,毳膚皮也──言禹勤,骿胝無有毳毛也。司馬相如〈難蜀父老文〉〔韋昭註〕:身中小毛,《莊子・天下篇》:禹親自操橐耜,而九雜天下之川,腓無胈,脛無毛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蒲蓋切,音旆──義同。
例又,白肉也。
《史記・司馬相如傳》:躬胝無胈。〔註〕胈,白肉也。
注解
〔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胈〕字拼音是bá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胈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胈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