芡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具險切,音儉。
《說文》:雞頭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䓈芡,北燕謂之䓈,靑徐淮泗之閒謂之芡,或謂之雞頭,或謂之鴈頭,或謂之烏頭。
《古今註》㊟:葉似荷而大,葉上蹙縐如沸,實有芒刺,其中如米,可以度飢。卽今蔿子也。
《周禮・天官・籩人》:加籩之實,蔆芡㮚脯。韓愈詩:平池散芡盤。
注解
〔芡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芡〕字拼音是qià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芡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芡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