螫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施隻切,音釋。
《說文》:蟲行毒也。
《詩・周頌》:莫予𦬱蜂,自求辛螫。
《史記・淮隂侯傳》:猛虎之猶豫,不如蜂蠆之致螫。班固〈西都賦〉:盪亡秦之毒螫。
音又,《周禮・山師》〔註〕:螫噬之蟲獸。劉音呼落切。
《史記・田儋傳》:蝮螫手則斬手。〔索隱註〕螫,音臛。
音又,《史記・魏其傳》:有如兩宮螫將軍。張晏讀郝,火各切。
音又,《集韻》式夜切;《唐韻古音》音赦,《韓詩》「自求辛螫」作赦。
例《廣韻》亦作蠚。
注解
〔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螫〕字拼音是shì,zhē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螫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螫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