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

复制

xiě ㄒㄧㄝˇ xuè ㄒㄩㄝˋ

血部

共6画
康熙字典

血部

6画

U+8840

血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血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652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107頁,第1

標點整理本: 第1082頁,第1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呼決切,音泬。
類篇》:祭所薦牲血,从皿、一,象血形。
釋名》:血,濊也,出于肉,流而濊濊也。
關尹子・四符篇》:一爲父,故受氣于父,氣爲水;二爲母,故受血于母,血爲火。
易・說卦傳》:坎爲血卦。〔疏〕取其人之有血,猶地有水也。
禮・中庸》:凡有血氣者,莫不尊親。

又,《大戴禮》:血者,猶血。〔註〕血,憂色也。

又,《山海經》:兪者之山有木曰白咎,可以血玉。〔註〕謂染玉可以作光彩。

又,《詩・鄭風・茹藘》〔疏〕:陸璣云:茹藘,一名地血。

又,《韻補》:胡桂切,叶音惠。劉向〈九歎〉:晉申生之離讒兮,荆和氏之泣血;吳子胥之抉眼兮,王子比干之橫廢。

又,《毛詩古音攷》:音綌──鼠思泣血,無言不疾。宋玉〈高唐賦〉:弭節奄忽,蹄足灑血;舉功先得,獲車已實。

注解

〔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血部

〔血〕字拼音是xiě,xuè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

血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血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