詣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五計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硏計切,𡘋音羿。
《說文》:𠋫至也。〔徐曰〕徑𠋫而詣之也。
《小爾雅》:進也。
《玉篇》:往也、到也。
《增韻》:造也。
《左傳・莊十七年》〔註〕:鄭詹詣齊見執。
《史記・秦本紀》:代王乗傳詣長安。王褒〈洞簫賦〉:躊躇稽詣。〔註〕《倉頡篇》云:詣,至也。言聲稽留,如有所詣也。
例又,《正字通》:學業深入曰造詣。
例又,蟲名。揚子《方言》:蛄詣,謂之杜蛒。
例又,與栺通。漢有枍栺宮,以木而名。
《三輔黃圖》作枍詣宮。〔註〕枍詣,木名。言宮中美木茂盛也。
例又,與倪通。
《春秋・昭二十九年》:叔詣卒。
《公羊》、《榖梁傳》作叔倪。
注解
〔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言部。
〔詣〕字拼音是yì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詣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詣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