跁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:傍下切;《集韻》:部下切,𡘋音罷──跁跒,行貌。
《玉篇》:跁跒,不肯前。李建勳詩:跁跒爲詩跁跒書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蒲巴切,音爬。
《類篇》:跁跒,蹲也。
音又,《廣韻》:白駕切,音𥝧──跁踦,短人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步化切,音杷。
《類篇》:矲𥏝,短貌。矲,或作跁。
例《正字通》:跁爲俗增,無意義。今俗謂小兒匍匐曰跁。
注解
〔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足部。
〔跁〕字拼音是bà,pá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跁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跁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