跛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布火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補火切,𡘋音播。
《說文》:行不正也。一曰足排之。
《篇海》:足偏廢。
《易・履卦》:跛能履。
《禮・問喪》:跛者不踊。
《榖梁傳・成元年》:衞孫良夫跛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彼義切;《正韻》:兵媚切,𡘋音賁──偏任也。
《禮・曲禮》:立⽏跛。〔註〕跛,偏也。又,〈禮器〉:有司跛倚以臨祭。〔註〕偏任爲跛,依物爲倚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滂禾切,音頗──人名。
《類篇》:楚有薳跛。
注解
〔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足部。
〔跛〕字拼音是bǒ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跛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跛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