逋

复制

ㄅㄨ

辵部

共14画
康熙字典

辵部

14画

U+900B

逋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辵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011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1257頁,第8

標點整理本: 第1241頁,第7

唐韻》:博孤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奔謨切,𡘋音哺。
說文》:亡也。
書・大誥》:于伐殷逋播臣。〔註〕逋亡播遷之臣也。
易・訟卦》:歸而逋,其邑人三百戸㊟。象曰:不克訟,歸逋𥨥也。
左傳・文六年》:趙宣子爲政,董逋逃。〔註〕督𥨥逃有罪之人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懸也。
正韻》:欠也。凡欠負官物亡匿不還,皆謂之逋。
前漢・昭帝紀》:三年以前逋更賦未入者,皆勿收。
後漢・光武紀》:爲舂陵侯家訟逋租。又,〈段熲傳〉:洗雪百年之逋負。

注解

〔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

〔逋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

逋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逋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