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卽刃切,音晉。
《說文》:登也。
《玉篇》:升也。
《廣韻》:前也。
《禮・曲禮》:遭先生于道,趨而進。〈表記〉:君子三揖而進。〔註〕人之相見,三揖三讓,以升賔階。
《書・盤庚》:乃登進厥民。〔疏〕延之使前,而吿之也。
音又,《正韻》:薦也。
《禮・儒行》:推賢而進達之。
音又,《正韻》:效也。
《禮・樂記》:禮減而進,以進爲文。〔註〕自勉强也。
《易・乾卦》:君子進德修業,欲及時也。
例又,近也。
《禮・檀弓》:兄弟之子猶子也。蓋引而進之也。
例又,進士。
《禮・王制》: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,以吿于王,而升諸司馬,曰進士。〔註〕進士,可進而受爵祿也。
例又,特進。
《後漢・和帝紀》:賜諸侯王公將軍特進。〔註〕諸侯功德優盛,朝廷所敬異者賜位特進。
例又,與餕同。
《禮・祭統》:百官進徹之。〔註〕進同「餕」。
例又,《字彙補》與盡同。
《列子・黃帝篇》:竭聰明,進智力。
例又,通作薦。
《列子・湯問篇》:王薦而問之。〔註〕薦,猶進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徐刃切;《正韻》:齊進切──𡘋與贐同,會禮也。
《史記・高帝紀》:蕭何爲主吏主進。〔註〕主賦斂禮錢也。師古曰:進,本作贐,聲轉爲進。
音又,叶資辛切,音津。揚子《太𤣥經》:陽引而進,物出溱溱。
注解
〔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。
〔進〕字拼音是jì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進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進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