遰

复制

ㄉㄧˋ

辵部

共18画
康熙字典

辵部

18画

U+9070

遰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辵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027頁,第14

同文書局本: 第1264頁,第14

標點整理本: 第1248頁,第14

唐韻》:特計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大計切,𡘋音第。
玉篇》:迢遰也。

又,《說文》:去也。
玉篇》:往也。
廣韻》:避也。〈夏小正〉:九月遰鴻雁。〔註〕遰,往也。北來則曰向,南去則曰遰。

又,《集韻》:征例切──與逝同。
史記・賈誼傳》:鳳漂漂其高遰。

又,刀鞞也。
禮・內則》:右佩管遰。

又,《集韻》:當蓋切,音帶──連也。

又,叶他結切,音貼。王筠詩:燒山多詭怪,蒼嶺復迢遰。神芝曜七明,山蒲含九節。

注解

〔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

〔遰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

遰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遰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