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

复制

ㄋㄚˋ ㄋㄚˇ nèi ㄋㄟˋ ㄋㄚ

邑部

共11画
康熙字典

邑部

11画

U+90A3

那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037頁,第13

同文書局本: 第1268頁,第30

標點整理本: 第1255頁,第4

唐韻》、《廣韻》:諾何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囊何切;《正韻》:奴何切,𡘋音儺。
說文》:西夷國安定有朝那縣。

又,《玉篇》:何也。
左傳・宣二年》:棄甲則那。

又,多也。
詩・小雅》:受福不那。

又,《集韻》:安貌。
詩・小雅》:有那其居。

又,姓。
廣韻》:西魏有那椿。

又,上聲。
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奴可切;《集韻》:乃可切,𡘋音娜。
集韻》:何也。
玉篇》:俗言那事。

又,去聲。
廣韻》:奴箇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乃箇切,𡘋音哪──語助也。
後漢・韓康傳》:公是韓伯休那。杜甫詩:杖藜不睡誰能那。

又,叶奴故切,音怒。陸雲〈陸丞相誄〉:改容肅至,傾蓋寵步;鞶帶翻紛,珍裘阿那。

說文》本作𨙻,俗作𨚗。

注解

〔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

〔那〕字拼音是nà,nǎ,nèi,nā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

那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那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