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原文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邑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041頁,第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70頁,第1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56頁,第23字
音《唐韻》:書之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申之切;《韻會》:商支切,𡘋音詩。
《說文》:附庸國。
《春秋・襄十三年》:夏取邿。〔註〕邿,小國也。任城亢父縣有邿亭。
例又,山名。
《左傳・襄十八年》:魏絳欒盈以下軍克邿。〔註〕平隂西有邿山。
注解
〔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。
〔邿〕字拼音是shī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邿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邿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