鋗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:火懸切;《韻會》:呼懸切,𡘋音駽。
《說文》:小盆也。从金,肙聲。一曰無足鐺。
《五音集韻》:銅銚。
《博雅》:鐈鬲鬷鋗謂之銚。
音又,玉聲。
《前漢・郊祀歌》:展詩應律鋗玉鳴。〔註〕晉灼曰:鋗,鳴玉聲也。師古曰:鋗,音火懸反。
例又,人名。
《史記・項羽紀》:番君將梅鋗功多。
音又,《五音集韻》:胡畎切,音泫──玉聲。
音又,《集韻》:隨戀切,音㳬──車鐶也。或作鐶。
音又,《正字通》:音蠲。
《史記・楚世家》:王行遇其故鋗人。〔註〕今之中鋗也。〈萬石君傳〉作中涓。
例《玉篇》書作鋗。
注解
〔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金部。
〔鋗〕字拼音是xuān,juān,juà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鋗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鋗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